岐山县的工业经济以重型汽车、装备制造和化纤棉布等产业为基础,形成了以机械制造、建筑建材、服装纺织、造纸印刷、医药化工和食品加工等六大产业集群的特色。这些企业如陕汽集团、西北机器厂等部省属大型企业,以及陕西九棉等,为县内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2011年,岐山县的工业产值达到138.43亿元,同比增长23.8%,其中汽车及其零部件加工业表现尤为突出,贡献了83.5%的产值,对整体经济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
这一年,岐山县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如国内首款新能源汽车列车和公路矿用自卸车“矿山金刚”的下线,首个专用车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立,以及院士专家工作站的设立,法士特集团成为全省新型工业化专用车产业的示范基地。岐山县致力于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的转型,以龙头企业和园区建设为引领,实施“三大战略”,推动园区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特色经济板块。
在汽车产业集群方面,岐山县加快了汽车工业园和中小企业园的建设,配套产业如汽车零部件、内饰和电器等迅速壮大。例如,巨基汽车零部件和彩虹电子专用设备项目已投产,通力公司特种车车身生产线投资达到2.1亿元,金鼎公司等项目也进展顺利。建材产业则通过实施东北片崛起战略,加快建材工业园建设,实现了海螺水泥与众喜水泥的强强联合,新型建材如墙体材料和商品混凝土产业蓬勃发展。
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110千伏变电站、绿化美化工程及环保项目如宏峰新型环保石灰生产线等相继投入运营,同时还引进了排污管网生产、物流服务等项目,非公企业数量增加,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和营业收入均有显著增长,岐山县工业集中区被列为全省重点建设项目。同时,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科技型、外向型和就业型企业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向创新驱动和内生增长模式转变。
扩展资料
岐山县位于陕西省西部,宝鸡市境东北部。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发祥地,是民族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古代哲学宏著《周易》诞生之地。地处关中平原、陕北黄土高原过渡区。北有岐山,南接秦岐。渭河、洋河自西向东流境。属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年降水量631.5毫米,年均气温11.9℃。国家商品粮基地县。矿藏有铁、磷、镁、石英石、大理石、石灰石等。陇海铁路、G30西宝高速公路、310国道、104省道过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