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学相长,要变“一桶水”为“长流水”,我们必须在慷慨“给予”的同时努力“汲取”,变“教”为“学”,变阶段性“充电”为全程学习、终身学习。在当前生活中,由于生活的快节奏和工作的高强度已使我们年轻教师,不屑、不肯、不能静心读书学习。不读书,不勤读书,无疑给自己的专业发展带来致命的“后劲不足”,这也显然不能适应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因此,我要抓住机遇,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加强学习,在教学中要坚持理论探索,与时俱进,打破学科界限,增强教育智慧,提高自己的素质,促进自己专业技能的提高。理论学习是专业发展之路极为重要的一环,理论的研究能引导实践,而且实践研究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创造本身就具有产生和滋养新理论的作用。在新课程指导下,我们抓理论学习,不能只依靠“学习专著、开展讲座、听取报告”等老的形式,因为时代已步入信息社会,多种信息令人目不暇接。信息素养已成为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之一。
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我们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首先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其次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教给合作的方法,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最后要组织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