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一、创作上的独特性
在传统音乐文化的创作上,我们需要注重其独特性,并精确表述其丰富多样的内容。传统音乐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其作品特征和演唱技巧在不同方面存在差异。例如,地方语言逐渐被普通话取代,导致音乐情感失去原有意义。为了全面呈现这些音乐文化,我们应在坚持音乐技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2019年音乐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中的九连真人的歌曲《莫欺少年穷》为例,该曲将客家摇滚与方言音乐结合,展现了传统音乐的创新魅力。
二、音乐教育的加强
加强传统音乐的教育工作,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热爱这种文化形式至关重要。音乐教育课程应涵盖多元化、文化性和整体性等方面。例如,在基本乐理课程中,除了传授西洋大小调知识,还应结合中国传统乐理,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他们的音乐感。同时,学校可开设表演类课程,如声乐、器乐等,对民族舞蹈和乐器进行适当改变,实现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音乐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重视音乐理论研究,实现音乐的“本土化”发展。在音乐文化传承过程中,要结合区域实际情况进行传承。例如,广西借助民歌特点,构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刘三姐”音乐文化。在现代背景下,流行音乐对传统文化造成冲击,但也带来机遇。我们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现代音乐,促进人们对本土音乐的理解与认可。
四、解决传承中的问题
1. 音乐文化传承不应仅关注经济利益,而忽视文化、精神需求。避免将音乐教育和发展视为高收入职业,从而确保传统音乐的传承。
2. 纠正对传统音乐文化内涵的错误认知,重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避免文化断层现象。
3. 应对现代文明的冲击,保持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性。在音乐创作和欣赏中,抵制低俗形式,提升音乐核心素养。
总之,继承和发扬传统音乐文化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创作创新、教育加强、理论研究和问题解决。通过这些途径,我们将推动传统音乐文化的繁荣发展,使之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