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志愿者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指的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
2. 志愿服务泛指利用自己的时间、自己的技能、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
3. 志愿精神: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
4.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志愿者是指不受私人得益的驱使、不受法律强制,是基于某种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感,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才能及精神,而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人或人群。
5. 在香港,志愿者被称为“义工”,志愿者行动叫做义务工作。香港义务工作发展局将“义工”(“志愿者”)定义为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时间及精神的人。同时将义务工作定义为:“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的服务。”
6. 志愿者就是一个服务性的东西,通俗的说就是只讲付出的一个义务服务者,但我们的志愿服务和这个意义上的有些不同,我们的面相当小,就是协助学院以及系内工作的正常运作,但是在服务的过程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有以下四点:
a. 团队意识:作为志愿者,最重要的就是团队意识,因为我们要做的工作都是院或系通过精心分工出来的,有的甚至是一环套一环的,一旦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计划将会瘫痪。在这里我们就更需要弄明白自己的职责。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严格要求自己,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反映的是整个团队,而不是个人。
b. 敢于奉献:志愿服务泛指利用自己的时间、自己的技能、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服务于院内院外,在服务过程中广大会员的利益高于一切,既然选择了做志愿者那么就必须具备“服务第一”的信念。
c. 友爱互助:这里所说的友爱互助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互帮互助。要知道我们电子信息系的志愿者不是很多,而在这部分人中有部分人是课程很多的,有时候任务比较急,很难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这里就需要我们其他的志愿者的友爱互助,从而保证志愿者的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共同进步。
d. 共同进步:一般意义上讲,志愿者就是服务,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当然付出是必然的,但是从服务过程中,我们也是可以找机会进步的,要善于发现进步的机会,因为在这里我们有可能接触到不同领域的一些事情,这个就是锻炼我们的机会,说实话志愿服务并非一种奉献,而是自身的一种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