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长效机制,发挥乡镇作用,落实农村廉政教育。
各乡镇主要领导要带头落实好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廉政教育工作,不仅要以身作则做好廉政学习表率,而且要勤于研究部署、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实施,做到任务清晰,责任明确;要根据本地实际,制定教育方案,提出具体措施,将教育内容、方式、效果等纳入责任制考核,从制度上凸显对农村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工作的刚性要求;对于落实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的,上级部门应追究其乡镇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和乡镇纪委的监督责任,并将各乡镇的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建立农村党员干部廉政教队,经常性地开展宣讲和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廉政教育的水平和能力;各乡镇要致力于健全村级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学习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促进农村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常态化。
二、改进教育方式,使廉政教育更具吸引力。
要使廉政教育工作起到实效,就需改进教育方式。农村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的目的是提高认识,认清方向,预防犯错,这项工作本身就是对党员干部的关心和保护,是富有人情味的工作,但是,如果采取呆板的、强制的教育方式,受教育者不仅感受不到关怀,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工作,要大力提倡以人为本,以尊重人、爱护人、帮助人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寓教于乐,因材施教,让党员干部参与讨论、探索,教与学平等互动,使廉政教育更加生动活泼,更具吸引力,在切磋交流中增进认识,提高思想觉悟,达到廉政教育的目的。
三、坚定理想信念,谨记廉政准则。
近些年来,中央加大了对农村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的利益纠葛也逐渐增多,不少党员领导干部在金钱、利益的诱惑下,没有守住原有的价值观念,组织纪律观念淡化,逐渐走向贪腐的深渊。所以要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抓好党性教育,引导农村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三观”,要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使教育党员干部充分认识职责所在,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而不是千方百计谋私利;强化农村党员干部的法纪知识教育,填补农村党员干部法纪空白,使其“心中有杆秤”,自觉依法依规办事。
四、加强宣传,全面渗透廉政教育。
腐败之风弥漫时,党员干部易有“从众”、“随俗”心理,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必须严防农村廉政之风被侵蚀,全面渗透廉政教育。将人流量大的乡村道路线作为廉政宣传平台,展示廉政标语;在各村人口密集的地方设立廉政宣传栏、印发廉政宣传单、刷写标语;通过廉政文化与当地特色文化的有机融合,使基层群众能够看得见、听得懂,将廉政文化深入老百姓的生活。致力将廉政教育全方位、无死角渗透到各村,营造出“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气,逐渐树立起农村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意识和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强烈使命感、责任感。
五、注重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
农村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既要注重正面教育又要加强反面教育,定期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做到警钟长鸣,坚决保持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廉政教育须紧紧围绕警示教育,展示并剖析党员干部身边的典型案例,因为熟悉,所以更生动,更易警醒,可给农村党员干部打一剂有效的预防针;组织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深入分析并总结案例,把道理讲透,最终正确引导,促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从中吸取教训,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能够自觉抵制腐败行为;参观反腐警示教育基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和一幅幅真实的生活画面,通过科技手段形象呈现,给予参观者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充分体验警示、教育的力量,筑起腐防变的思想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