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对氰化苄的泄漏应急处理时,首要步骤是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域,并实施严格隔离,限制人员进出。同时,确保切断火源,保护应急处理人员自身安全。他们应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和防毒服,避免直接接触泄漏物。尽量切断泄漏源,防止其流入下水道或排水沟等受限空间。
对于小量泄漏,可以使用砂土或其他非可燃材料吸附吸收。对于大量泄漏,应建立围堤或挖坑收集,随后通过泵转移至专用槽车或收集器中,送至废物处理场所进行处理。
在日常防护措施中,呼吸系统应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情况下推荐使用空气呼吸器;眼睛接触应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需穿聚乙烯防毒服;手部接触则需戴橡胶手套。工作期间,需避免在工作场所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应彻底清洗,车间应配备急救设备和药品,被污染衣物单独存放并清洗备用,员工需熟知自救互救方法。
在急救处理方面,皮肤接触应立即脱去污染衣物,用流动清水和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20分钟。眼睛接触时,抬高眼睑,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吸入氰化苄时,迅速撤离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有呼吸困难,提供氧气。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并考虑使用亚硝酸异戊酯。饮食误吞,需大量饮水并催吐,用高锰酸钾或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随后就医。
在灭火时,应使用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或砂土,避免使用酸碱灭火剂。
扩展资料
氰化苄,主要用于有机合成。毒作用与氢氰酸相似,并有局部刺激作用。吸入后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倦睡、上呼吸道刺激、神志丧失等,可引起死亡。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可经皮服迅速吸收。口服可有消化道刺激症状。另外,对于环境亦有一定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