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企业必需的,是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是大学生进入企业的“金钥匙”。而如果我们连这些基本的素质、素养都没有的话,那么我们来到这个企业又能够有什么样的作为呢?所以说,无论是专业素质、职业素养、协作能力、心理素质还是身体素质都是必须有的,这些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敲门砖”。
那么,大学生该如何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呢?
#
1.职业理想
必须先树立自身的职业理想。在大学期间,每个人都应该明确自己将来要做么?着重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包括自己的气质、性格和能力,以及自己的个性倾向,包括兴趣、动机、需要、价值观等。
据此确定一个符合自己的职业理想。目前,部分大学生受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的影响和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受“金钱第一”,为我奋斗等腐朽思想的毒害,标榜“潇洒人生,梦幻人生”,使职业理想变得模糊和扭曲。
我们必须用现代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就业、择业、创业,是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职业观统一起来,让正确的职业理想成为大学生成人、成才、成业人生风范的不竭动力。
2.人文素质
必须了解自己的职业个性,借此寻找与我们个性相一致的职业。例如,我喜欢什么样的同事,喜欢怎样的活动,对什么问题感兴趣,这些问题都会与我们未来的工作状态有必然的联系。
如果我们了解这一点,在确定自己的工作时,会多一层理性的思考,择业的针对性就会增强一些。如个性偏内向的学生要知道自己的个性如何更好地发挥优势;个性外向类型的学生在做研究工作时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作为管理干部要善于交往沟通,多角度思维,关心下属;而商场营业员则必须具有主动、耐心、热情等性格。
可以说,从事每一种职业都有一定的职业性格,好的职业性格有助于个体在相应职业中更良好地完成工作。
#
3.科学素质
有意识地培养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作风等方面的隐性素养。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培养独立性、学会分享、感恩、勇于承担责任,不要把错误和责任都归咎于他人。
自己摔倒了不能怪路不好,要先检讨自己,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我们应当加强在思想、情操、意志、体魄等方面进行自我锻炼。同时,还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善于从逆境中寻找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