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修管理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其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简单事后维修,到计划维修和预防维修,再到当前以可靠性为中心的主动维修或视情维修。
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设备向大型化、自动化、精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维修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预知故障的需求推动了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使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不断改进。
我国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约1/3的工作量因时机不准而做无效维修,设备开机率低、维修时间长,严重影响安全生产。因此,需要改进维修管理方式,加强使用和维护的管理,逐步形成科学的新型维修管理模式。
建立和完善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标准,积极开展可靠性、维修性的基础研究,提高设备的开机率和可用度。借助监测仪器等硬件,结合我国国情,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从时间维修逐步过渡到状态维修模式。
同时,建立和完善维修管理系统,实现计算机辅助维修管理,提高维修效率和准确性。通过数据规范准确、传递及时、决策可靠、反馈畅通,并向可视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维修管理系统方向发展。
未来,设备将更多地依靠自己的能力按既定的程序来进行自我修复,从而出现免维修的机电设备。这将是设备维修管理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