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来源于现实生活,但不是临摹和完全模仿。心理学家理德曾指出:“幼儿艺术是人的表现方式之一,模仿成人的想法是错误的,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以往的美术教学常以一堂美术课来要求幼儿。教师出示范画并让幼儿画一幅与范画相同的画,而教师就以“像不像”“对不对”来进行评价。这样的教学无疑地束缚了幼儿的思想,影响了幼儿审美、创造能力的发展,也使幼儿很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这是培养创造力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激发孩子去好好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语)。”只要教师重视兴趣的培养,幼儿学习绘画的兴趣会越来越高、越来越强。
三、探索创意的教学方式
1.用添加法发展创造想象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在原定的绘画内容基础上,启发幼儿结合生活实践,充分发挥想象,引导他们添加空缺的部分,进行“半创造”,激发绘画的兴趣。如,画花草时,让幼儿添上蝴蝶、蜜蜂、瓢虫等,让幼儿向自由想象、自由作画过渡。
2.通过谈话、问答等语言描述,帮助幼儿理解主题,大胆创作想象
创造力是一种最能超越一般成就的能力,但也是最容易受挫伤的能力。在绘画教学活动中,我们努力建立这样的观念:“绘画是我们的语言,你想说什么可以把它说出来”,让幼儿了解这句话的含义,鼓励幼儿的创作,不要求每个幼儿都能很好地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但要让每个幼儿都能大胆地表达。我们并不期待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毕加索,但我们可以努力让每个孩子学会像毕加索一样自己创作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