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取法乎上”的策略意味着教师在进行人格修养时,应首先确立高尚的价值观念和人格理想,从高远的角度出发进行自我提升。
2. 在进行人格修养的过程中,我国历史上有过对道德要求过高,导致扼杀人性的教训,因此特别强调在道德目标上要切合实际。
3. 然而,现实化的粗俗形态可能会否定理想人格的现实性,甚至导致世俗化。如果理想人格和终极理想被彻底否定,那么道德人格的修养将变得毫无意义和可能性。
4. 提出这一策略问题的主要理由是,人格修养有其固有的规律性,即人格修养与终极信仰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这里的“信仰”指的是对所有终极价值的确信。
5. 终极信仰的基本形态包括宗教信仰、政治信仰和人生信仰。终极信仰与道德人格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信仰来论证和聚合道德价值,二是通过信仰来圣化和提升道德人格。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