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三门峡水利枢纽主要功能

admin

三门峡水利枢纽是一个综合性的水利工程,主要由大坝、泄流建筑物和电站组成。大坝全长713.2米(不含右侧副坝),由多个部分组成,自左向右分别是左岸非溢流坝段、溢流坝段、隔墩坝段、电站坝段以及右岸非溢流坝段。右侧副坝为双铰心斜墙丁坝,全长144米。大坝顶高程为353米。

三门峡大坝原设有12个深孔和2个表面溢流孔,深孔孔底坝高程为300米,单孔过流能力为257立方米/秒。表面溢流孔底高程为338米,每孔断面尺寸为宽×高9米×14米。原设计的电站装机容量为116万kW,于1962年2月投入试运行。原工程施工中,利用黄河中2岛的地形优势,先建2个泄水道和泄水闸,之后在黄河主流截堵后再下闸门封堵这2个泄水闸。主河道截流时,实际流量为2030立方米/秒,立堵龙口宽56米,最大落差2.97米,最大流速6.86米/秒,最大抛投体为10吨四面体,最大抛投强度为7000立方米/天,历时133小时。神门泄水道也用立堵截断。之后对鬼门2孔宽25米的泄水闸用4节高8.87米闸门封堵,封堵时落差7.08米,流速3.83米/秒,流量为70立方米/秒。

三门峡水利枢纽的设计由前苏联电站部水力发电设计院列宁格勒分院完成。设计中选定正常高水位为360米,总库容为647亿立方米,死水位为335米,淹没面积为35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1.6万公顷),迁移人口87万人。为了确保西安市和减少近期淹没损失,初期正常高水位设定为350米,运用水位不超过340米,相应坝顶高程为353米,库容为354亿立方米。先按335米高程移民,移民40万人,淹没耕地6.4万公顷。

扩展资料

三门峡水利枢纽,位于黄河中游下段,连接豫、晋两省,控制流域面积占黄河总流域面积的91.5%,来水量的89%,来沙量的98%。工程于1957年4月动工,1961年4月建成投入运用。枢纽建筑物包括:混凝土重力坝、斜丁坝、表孔、底空、泄洪排沙钢管、电站厂房等。主坝长713.2m,最大坝高106m,坝顶高程353m,水库总库容162亿m3。三门峡水电站现有装机40万kW,年发电能力可达14亿kW·h。由于导致大规模移民、库区淤积、下游断水、上游淹没与盐渍良田等,本工程成为国际大型水利工程的一大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