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述了由于阴阳、荣卫失于调和所形成的内热、里寒、肉烁、骨痹、肉苛等病证,从而阐明阴阳偏胜、荣卫不调导致病变的道理。
因本篇所论病证皆属“逆调”为病,故篇名曰“逆调论”。
黄帝问:人如果不是因为穿多了衣服而导致的发热,并且伴随烦闷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说:阴气少,阳气多,就会导致这种情况。
黄帝问:人如果不是因为穿的衣服少,也没有受到寒邪侵犯,却常常感到寒气从内部生出,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说:这是因为人痹气多,阳气虚,阴气胜,所以总是感觉身体寒凉,如同从冰水中出来一样。
黄帝说:有的人四肢发热,一旦遭受风寒,就感觉身体像被烈火炙烤似的,这是为什么?
岐伯说:这是因为体内阴气虚弱,阳气旺盛。
四肢属阳,风邪也属阳,属阳的四肢遭受属阳的风邪的侵袭,是两阳叠加,这样阳气就会过盛,体内的阴气就会逐渐虚少。
这就像用很少的水无法浇灭旺盛的火,因而导致体内阳气独亢。
阳气独亢,阴气就无法生长,阳气独亢到一定程度还会使人体的生机停止。
因此,这种四肢遇到风邪就感觉体热,如同被火炙烤一样的病人,肌肉会渐渐瘦削。
黄帝说:有的人身体寒凉,热水、火烤也不能使他热,多穿衣服也不能使他温暖,但是他却不怕冷,也不会因冷而颤抖,这是什么病?
岐伯说:这样的人平时就是肾水旺盛,又常常接触水湿,致使水寒之气旺盛,太阳之阳气衰弱。
太阳之阳气衰弱,肾脂就会枯耗不长。
肾属水脏,主管骨髓,肾脂不能生长,骨髓就得不到补益。因此寒冷会侵入骨髓。
病人不会战栗,是因为肝是一阳,心是二阳,一个独阴的肾水,不能制胜心、肝二阳之火,所以寒冷时也不会战栗,此病就是“骨痹”。
患此病后,病人会出现骨拘急挛缩、肢节屈伸不利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