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部分:细胞壁、表面结构、附件以及内部结构。在特定条件下,一些细菌能够形成芽孢,这一过程中,原有菌体会逐渐解体。细菌的L型是由于细胞壁变异而产生的一种细胞壁缺陷型,此类细菌同样具有致病性。
细菌的表面结构主要包括细胞壁和表面粘着物。细胞壁是革兰氏阳性菌外部一层由肽聚糖构成的厚壁,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较薄,外部还有由脂双层组成的外膜,其中包含脂多糖,这种物质具有较强的抗原性,是引发细菌性休克的重要因素。
荚膜或粘液层是许多细菌细胞壁外的一种结构,主要由多糖或多肽组成,它的作用是保护细菌细胞壁,避免受到溶菌酶、补体等的损伤,同时增强细菌的致病力和侵袭力。
细菌的附件包括鞭毛和菌毛。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通常在革兰氏阴性菌中较为常见。菌毛则主要存在于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菌的表面,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后者用于细菌间的遗传物质交换。
内部结构方面,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中间体、核质和核糖体等。细胞膜是由两层脂质构成的薄膜,负责营养物质的渗透和转运等功能。中间体是细胞膜内陷形成的结构,具有线粒体样的功能。核质是细菌的遗传信息库,控制细胞的代谢等活动。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此外,胞质颗粒在生长旺盛的细菌中较少见,而在衰老的细菌中较为常见,它们可以是储存食物或具有特定功能的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