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菌群并非一个特定的细菌分类,而是指一类在卫生细菌研究中具有特定特性的菌群。它们是一群在37℃下能发酵乳糖并产生酸和气体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主要来源于人和动物的粪便,常被用作水体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大肠菌群包括多个菌属,如大肠埃希氏杆菌、枸橼酸菌属、克雷伯菌属等,这些细菌在生化和血清学特性上并不完全相同。它们在36℃下24小时内能够发酵乳糖并产生相应的反应。大肠菌群广泛分布于温血动物的粪便以及自然界,尤其是受粪便污染的环境,如人类活动场所和食物链中。
作为粪便污染的标志,大肠菌群的数量反映了食品受污染的程度,以及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威胁。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出意味着可能存在肠道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这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和疾病传播。因此,大肠菌群的存在提示了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需要引起关注。
本文地址:
/f/1/88854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