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 导读
近年来,大学生成为了高消费群体,这一现象逐渐为社会所共识。许多家长都希望为孩子提供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因此在经济上尽可能地给予支持。然而,一些家长并不知道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建立理性的消费观念,避免孩子出现“从众”心理。例如,当看到其他孩子过着“优越”的生活时,家长可能会感到必须让自己的孩子也享受到同样的生活水平。大学生自身还未完全形成理性的消费观念,攀比现象在校园内日益严重,各种名牌商品层出不穷,而请客聚餐也成为了大学生之间的常态。由于大学生往往缺乏合理的消费和规划,导致超前消费在校园内成为了一种“时尚”。此外,不良社会风气也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对奢侈生活的盲目追求以及对消费不加节制,都导致了大学生的生活费用超额支出。显然,大多数人难以做到理性消费。总有各种商品和活动让人忍不住购买,导致接下来的日子不得不节衣缩食。
壹 大学生的奇特消费观
当代青年的消费观念与价格关系不大,他们更看重是否觉得值得。每当月底,我们总能听到许多同学感叹自己的“贫穷”。其中被频繁提及的词汇就是——消费和生活费。看来,大家对钱包都有些迷茫。要说消费观,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买买买,吃吃吃。对大学生来说,800元的衣服可以买,但8元的邮费却不愿支付;球鞋、口红再贵也愿意购买,但15元的会员费却不愿支付,衣服买第二件仿佛就是免费的。短暂的消费快感过后,却不知自己已陷入了盲目消费的漩涡。因此,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
贰 大学生如何做到理性消费?
1. 摆脱虚荣心:一定要拒绝攀比消费行为,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盲目超额消费。你可能想得到别人的夸赞,却可能换来的却是他人的鄙视。确实,也有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能够承担高消费,但我们要认清自己的消费水平,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摆脱虚荣心,做最真实的自己。
2. 控制购买欲:对于“双十一”、“满减”等促销活动,大家都不陌生。很多同学在这些活动中频繁购买,甚至对非必需品也因打折、多买多减的诱惑而盲目冲动地下单,结果商品只能堆放在角落。每次消费越来越多,却总是控制不住购买的冲动,最后留下的是还不清的花呗和债务。因此,控制购买欲至关重要。可以提前列出购买清单,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然后进行取舍,提前预算支付金额,少则最好,多则不付;还要培养一定的防范意识,对商品价格有所了解,避免被骗。
3. 克制冲动消费: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很容易冲动,因此消费前应该“三思”。面对各种活动,要学会搭配选择,才能得到更多优惠。如今我们的生活费来源于父母,在花费时也要常为父母考虑,懂得生活的艰辛和挣钱的不易。冲动消费可能导致巨大的浪费,甚至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反而得不偿失。
叁 一些省钱小贴士
1. 设置自动存款:在支付宝中设置蚂蚁星愿,每天自动存钱,定期冻结,不知不觉中可能就能存下不少。
2. 少买奶茶:一杯奶茶不仅可能让你长胖,还不利于健康,一周一杯奶茶10元,一年就是520元,这笔钱用来买资料不好吗?
3. 不要囤积零食:曲奇、蛋糕、方便面等尽量少吃,大学食堂的饭菜既美味又实惠,何必抱着零食当饭吃?
4. 养成记账习惯:平时规划生活费的支出,养成合理的记账习惯,如使用备忘录或记账应用,将不必要的支出标出,提醒自己减少冲动消费。
结语
总而言之,希望同学们能够树立良好的消费心理,做到理性消费:不盲目、不从众、不过度使用金融产品,量力而行。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理性消费的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