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传统的D值法基于武滕清的推导结果。此法由层高、跨度、柱线刚度以及梁线刚度相等的多层多跨规则框架得出。
2. 武滕清的D值推导考虑了从规则框架中抽取部分,假设各柱相等且其方差也相等,从而得出所有横梁的底层端弯矩相等,值为Mi = 6i.0。
3. 抗侧移刚度定义为结构顶部单位侧移所需施加的力的大小。对于框架结构,主要指弯曲变形导致的侧移,其刚度D = 12i/(lo*lo),通常忽略剪切变形的贡献。
4. 该刚度的物理意义是表示柱端单位相对位移时,柱内产生的剪力。这些公式是在理想条件下得出的,实际工程中可能受到开洞、剪力墙与框架柱协同工作、材料等因素的影响,手工计算难以准确进行。
5. Satwe软件提供了抗侧移刚度的计算方法:抗侧移刚度等于剪力除以层间位移。在弹性状态下,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到的值即为刚度。
6. 此算法的精度取决于有限元单元模型的模拟能力,如杆单元和墙元是否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实际构件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