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作品中,分析技巧有四大技巧分别是主题、情节、人物、视听语言。这个我们之前讲过了。那么本文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影视作品中人物的分析方法什么!
1.分析人物在影片中担当的角色:
我们理解的电影中的人物,往往是电影中演员扮演的人物加上演员自身形象的综合感觉。人物有时候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的时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主体;是电影情节中的主要情节的发动者和承担者;有的时候,电影中的一些人物对情节并没有特别大的帮助,仅仅是一种象征,是一种符号。我们的心理意识和思想意识无法超越的是,我们很难将某一个演员的形象,从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中分离出来,往往是三种思维定式:
A:影片中的人物一演员本身。
B:影片中的人物一演员+人物。
C:影片中的人物一一人物。
2、分析影片中人物的表现方式:
(1)人物外在形象评析
A.人物姓名
多数电影作品中的人物名字,都是经过反复斟酌定名的。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深度。与人物身份、人物性格、人物命运紧密相关。分析人物之前,可以先行寻找人物姓名与人物形象的关系。如能根据人物姓名读解人物命运,则说明影片鉴赏的功力已较为深厚了。当然切记不可过度读解。
B.人物外貌衣着
影片中人物性格的第一种最直接呈现方式便是人物的外貌衣着。人物出场形象是人物基调,随着情节发展,人物衣着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一般暗示人物命运,甚至折射影片主题。
C.人物关系
影片中的人物如非单一存在,便可从人物关系入手,读解人物形象。人物关系不止是单一的人物情感和命运的交代,更是反映人性、时代性的基础架构。因此,在分析人物之前,可先明晰人物关系,善于抓住人物关系的变化,读解影片主题。
(2)人物景别表现分析
某一个人物在电影的表现中,有时更多的是用某一种特定的镜头景别处理。其目的是想充分地利用镜头的景别,对人物进行心理、情绪、表现的描写,即使是某一个人物用多种景别处理画面,或者是众多的人物分别用不同的景别加以表现,也是要对人物进行性格和心理的刻画。
例如:《我的父亲母亲》中,母亲年轻时的叙事和人物形象,更多的是采用近景、特写和全景、远景的交替应用,母亲年老时的叙事和人物形象,更多的是采用全景的镜头来完成,影片的总体风格基本是这样一种规律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