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农村初中数学如何才能上好

admin

自从新课标颁布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课改要求“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这样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由传统的授课为主的方式转化为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的方式。笔者从事农村基础教育多年,我认为目前,农村初中的学生整体素质较低,他们大多数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和良好的学前教育,小学六年学习没有了升学考试,学生的基础知识也掌握的较差,学困生较多,而且到了初中,有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加上其它的因素,比如来自家庭的,来自学校的,来自社会的因素及自身的心理因素,使得有些初中学生又很快的成为了数学学习困难生,且还有扩大的趋势。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肩上的担子很重。如何让这些学生很快走出困境,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认真上好每一堂数学课。现在就谈谈我个人的几点见解。

一、把握学生现有的基础,注重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当学生说老师我听不懂或很难记住时,我认为我们没有更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没有正确的运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因此,我们在让学生认识新知识时,要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特别是引用一些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例,让学生学习时更主动,从而爱学,愿学。使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当学生遇到困难后,我们要巧妙地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获得知识,进一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到学习数学既有乐趣,又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让身边有趣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因此我们教师要做到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数学教学要成功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学生爱玩的游戏引入课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例如,我们在教有理数的运算时,利用扑克牌上的点数,让他们运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方法算出“24”点,谁先算出并把式子写出来谁就获胜。

三、因材施教,采用分层教学。

农村中学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由于他们基础不同的原因,有的基础较好,有的基础较薄弱,再加上班级学生数较多,这就给我们数学加大了难度,使课堂的提问受局限。针对这些情况,我觉得因材施教极为重要,为使每个学生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我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要求和标准。对基础好的学生降低难度,对基础好的学生提高标准。

四、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技能,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极为重要。只有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了,学生才有可能进行独立思考,才能运用获得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并发展科学的思考方法。因此,我觉得我们教师应做到:①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②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比如,我们在教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时,利用一圆柱体,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改变其高度,设计一个《我变胖了》的数学游戏;再比如,在探索科学计数法时,可以设问“一百万有多大?”,让学生举出身边的一些诸如一个城市的人口或者一箱子的人民币这样的实际问题,就可以引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动机。这样才能使他们产生寻机求源的迫切要求。通过独立学习,也大大超过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效果了。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当今农村初中的学生基础较差,依赖心理很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解决充分的体现。因此,教学时教师一味的灌输知识的现象普遍存在,整堂课都是教师讲,没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新知识的生成。所以我们在针对农村初中数学家的教学,应不断地学习课改的精神,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要让每一个学生教成为参与者,要让学生真正从行动上成为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总之,我们要上好农村初中数学课,就要尽量贴近生活,尽量多用与身边有趣的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尽量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