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涵盖了多个方面,确保维修过程的安全性和专业性。以下是具体的制度内容:
1. 汽车修理工安全操作规程:工作前需检查工具完好性,施工后工具必须摆放整齐,不得随地乱放。在拆装零部件时,必须使用合适或专用工具,避免使用硬物手锤直接敲击零件。所有零件拆卸后需按顺序摆放,废油应倒入指定废油桶,保持修理车辆的整洁。
2. 车辆维修档案管理制度:档案存放需有序,查找方便,并应做好防盗、防火等六防工作。档案如有损坏应及时修补,电子档案要及时备份。各班组负责人要对本部门使用的档案资料的完整性、有效性负责。
3. 汽车进厂检验制度:车辆送修时应具有保修内容及相关技术档案资料,业务接待人员负责对送修车辆进行预检,并根据驾驶员的反映及该技术档案和维修档案,确定基本作业内容,告知托修方。
4. 汽车维修竣工检验制度:竣工检验内容为整车检查、检测、路试、检测路试后的再检测及车辆验收,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对于进行二级维护及以上维修作业的车辆,还必须经计量认证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检测合格。
5. 汽车维修质量承诺制度:在车辆维修作业中,严格执行作业规范和三级检验制度,认真填写、整理车辆技术档案和维修档案,按规定签发竣工出厂合格证。
6. 合格证管理制度:合格证由专人负责领取和开具,必须根据总检验员和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检验结果进行。开具合格证后要认真做好维护检测车辆的台帐记录。
7. 汽车配件材料管理制度:自觉遵守各项管理制度,仓库严禁闲杂人员入内。材料及零配件进库前要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准进库,不准使用。
8. 汽车维修设备管理及维护制度:设备使用应定人定机,对公用设备由专人负责保养。操作工要养成自觉爱护设备的习惯,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设备。
9. 汽车维修人员培训制度:企业培训分为技术能力培训、管理能力培训等类别。每年初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和形式。根据培训内容组织培训人员和设备,并选定培训教师。积极参加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组织的培训,年底对培训工作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