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
重内容的讲解,轻教材的运用
教科书通过正文和例题,加强了对教学内容、特点、要求的划分,会使用教材的学生,往往在认识上更深入一层,自己能逐步掌握分析推理的方法。同时,教科书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探索一题多解(证)和一题多用。
重知识的传授,轻教学的灵活多变
在教学活动中,不能采用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即要重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教学的灵活多变,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凡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努力钻研、培养学生能力从而达到取得好成绩的方法,都应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重结果记忆,轻过程的学习
在教学中,应当注意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更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展示。在今天我们不能认为:学好数学就是要将概念、定理、公式记熟,那样我们就落入了只重结果,不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重机械的题型分类,轻知识系统的归纳
在素质教育下,应教会学生知识系统的总结。实践证明,凡是成绩出色的学生,总是能系统地说出学过的知识系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能进行纵向、横向的联系,从而灵活地处理所遇到的问题。目前数学教学上的一大弊病就是进行题海战术,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变成了机械的分类式思维技巧的教学与训练。其结果导致了考试死记类型、硬套解题方法,对变换形式的问题便束手无策。
3
数学学习内动力的激发
重视例题教学,激活探求乐趣
例题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既为学生提供解决数学问题的范例,又为其数学方法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结点,体现数学思想,揭示数学方法,规范思考过程。明确每一个例题在数学中都有它自己独特的地位与作用,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把学生对例题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解题的表面,还要深入了解其内涵,领导数学的思想和解题方法,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地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如《一元一次方程应用》教学中,我出示八个例题,并配有八种详细的解法,有不少学生看不到它们的内在联系,认为八个例题是互不相关联、各自独立的,因而在做本章的综合练习时感到困难。其实只要把这八个例题进行综合分析,前后联想,就会发现有的例题是互相联系的,有的例题甚至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