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樟树版画新兴版画运动

admin

樟树版画的发展深受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的影响,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这一运动席卷全国,显示出强大的影响力。四十年代初,上高、樟树、分宜等地,由于其战略位置,吸引了罗清桢、荒烟等热血青年,他们以木刻艺术为武器,如罗清桢的《雾中行军》和《一个难童的故事》木刻连环画,深深触动了樟树人民,唤起了他们的抗日热情。

在此期间,柯克老师从浙江宁波辗转至江西,得到了版画家野夫先生的支持和指导。在赣中地区,他组织成立了木刻小组,并在学校开设木刻课程,传授木刻技艺,出版了《笔与刀》等木刻刊物,极大地推动了版画艺术在宜春、萍乡等地的传播,为江西版画的发展播下了种子。

新中国成立后,柯克老师来到樟树中学,继续他的艺术教育事业,他在这里组建木刻小组,培育了众多版画新秀,包括后来知名的陈正元、周新如、李林洪、皮良政等。他们的作品以少儿版画为主,丰富了樟树中学的艺术氛围,使其木刻小组名声远播,成为了江西省内的艺术瑰宝。这些艺术家的成长,见证了樟树版画从种子到繁茂的过程,也证明了新兴版画运动对地方艺术生态的深远影响。

扩展资料

版画之乡樟树,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地上地下留下了极为珍贵的版画遗产,如筑卫城新石器时代的陶片纹样,商代吴城青铜器图案,北宋阁皂山的画像石和明清之际的樟树木版年画。樟树镇是江西四大名镇。明末清初,这里已是江南木版年画的集散地之一,樟树木版年画和湖南滩头年画齐名,在中国木版年画中占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