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主任培训中,我听到了这样一句话:“班主任是‘最小的主任’,因为管着一群长不大的孩子;同时,又是‘最大的官’,因为要为未来的部长和将军奠基。”这句话让我感到自豪,因为我是一名班主任。
班主任的工作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如果没有务实有序的工作,学科教学就如同逆水行舟;没有科任老师的全心投入,班主任的工作效果也只能是海市蜃楼。因此,班主任与科任老师之间的关系必须和谐,建立一种心心相印的氛围,使双方能够彼此心理相容,情绪愉悦地投入到工作中。
作为班主任,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主动与科任教师沟通,互通情况,研究问题,确定方向,讨论措施,制定计划。例如,在制定班级工作计划时,我会主动征求科任老师的建议。
其次,经常向科任老师征求意见,倾听他们对班风、学风建设的意见及个别学生的教育对策,特别是那些特殊学生。下课时可以聊些学生的趣闻。如果科任老师抱怨某个学生上课表现差,我不会直接反驳,而是说:“是的,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不知道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他。”
如果科任老师经常抱怨,我会主动向他们抱怨,然后提出自己的教育计划,或者一起想办法。热情地邀请科任老师参加班级活动,使师生之间增加感情,沟通思想,配合工作。
当科任老师遇到困难或身体不适时,我会引导学生做一些问候的工作,或者提前告诉学生:“XX老师不舒服,大家要体谅他。”
我经常教育学生尊敬科任老师,听从他们的指导,树立他们的威信。利用课余时间,与科任老师交谈,将学生对他们的赞誉与改进意见反馈给他们,同时注意说话的技巧。
如果学生们只能在我的课堂上表现好,而在其他课堂缺少自律性,我就会反思自己,看是否可以进一步提高管理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做人的责任是班主任的责任,但其他科任老师也有责任。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身心快乐,更好地沟通和团结。
总之,要使本班科任教师形成一个坚强的教师集体,班主任应主动与本班各科任教师取得联系,互通情况,统一要求。如果班主任与科任老师之间缺乏沟通,就会存在隔阂,产生对立情绪,甚至将消极情绪带入班级工作或所教课程中。只有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关系协调,感情融洽,才能心心相印,建设和管理好一个班集体,实现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