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先生在晚年,把自己的心学理论总结为: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先生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尝试理解:
无善无恶心之体 ——心本无意,浑然天成,没有一颗心是天生的善,也没有一颗心是天生的恶。这一颗本体之心,这样一颗心,面临一切客观事物,均自然对待,无论善恶。
有善有恶意之动 ——但是意念一动,即有善恶之分。善念恶念,都在意念的乍现时形成。所谓动机,所谓初心,都包含了善恶的种子。
知善知恶是良知 ——阳明先生一生倡导致良知。所谓致良知,也就是不断提高辨别善恶的能力。
为善去恶是格物 ——明了是非善恶,还需知行合一。按照心对是非善恶的理解在现实生活中做正确的事。并且把正确的事做正确。
阳明先生,弟子是否理解对了?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