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埃及非言语行为有哪些

admin

对于埃及人的很多手势,我经常搞不懂,同时也很好奇,于是多方请教,这才发现埃及人的那双手,简直就是身上的第二张“嘴”!

手伸向前,掌心向上5指捏在一起,轻轻地上下晃动,用一只手或两只手同样动作,都行,意思就是“稍等”“你等一下”,用英文“hold on”来理解这个手势,很形象。如果到埃及,这个手势是你首先应该留意的。

埃及人性格温和,不急不躁,对时间的概念也不是特别强,凡事等一等、候一候都是再寻常不过的,所以这个“稍等”的手势也就用得十分广泛、频繁。

还有一次,在一条单行道上,我开车跟着一辆车行驶,突然前车的司机从车窗上伸出一条手臂,那时我还不懂这手势的意思,只记得看到那手臂晃动了一阵,然后那车突然停下,随即就开始倒车!我本能地急刹车,吓了一跳,那车却若无其事地车头往右一晃,车屁股往左一扭,径直停在了道路左侧绿化带边——原来它是要侧位停车,但它的刹车灯和转向灯全都坏了,那司机的手势就是让我“稍等”……

又比如这个手势,两手前伸稍向上举,摊开手掌而且叉开手指,同时伴有耸肩的动作以及配合瞪大的眼睛,意思是“什么情况”“怎么能这样”。

再比如还有一个手势,和第一个手势相似,手掌向上、窝起,5个手指捏在一起,只是,那手没有上下晃动,而是稍稍伸到你面前,几个手指在一起轻轻地搓着。

这个神韵十足的手势,相信不说大家也明白,这是向你要钱!给小费!

埃及人不仅善于打手势,而且特别喜欢用手势,甚至在某些场合,手势比口头语言的交流更管用。

比如初到埃及时,到餐厅用餐,我对埃及服务员的专业能力有些无语:要么太殷勤,围在你桌旁不停地晃悠,没完没了地拉着你东拉西扯,这其中当然免不了对中国一顿恭维;要么太不殷勤,主要是一些服务员比较少的餐厅,招呼了半天,也不知他们是听见了还是没听见,就是迟迟不来,甚至喊他结账都“充耳不闻”。

后来,朋友支招说,在餐厅跟服务员交流,尤其是人声嘈杂服务员忙不过来的餐厅,手势交流更有效。比如你要菜单,可以左手平伸手掌向上,右手平掌盖在左手手腕处,就表示要菜单;而当你要结账时,则可以同样左手平伸手掌向上,右手手掌像卡片一样垂直叩击左手掌中间,服务员看到后就会点头示意,转身就给你把消费小票送来了。

埃及人天生性格大大咧咧,很多手势也是十分夸张。

比如当埃及人感到懊恼的时候,会伸开右掌,用力地拍打自己的脑门。比这更夸张的是,当埃及人发现自己弄错了、或者被别人告知真相时,会双手抡起,狠劲儿地同时向自己的两侧脸扇耳光,表示羞愧难当、“糗死了”。

埃及人交流喜欢用手势,作为外国人的你如果也能恰当地用手势和当地人交流,自然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受到埃及朋友的热情回应。当然,如果你打手势过于随意、甚至滥用手势,也请注意不要弄巧成拙。

作为中国人,第一个在埃及容易被用错的手势,就是竖大拇指。

在中国,以及在世界很多地方,竖大拇指都是表示赞许的意思,然而在埃及、包括在中东其他地区,竖大拇指会被认为是一种挑衅,效果类似于对别人竖中指。

不过老实说,来埃及这么久,我也曾多次对埃及人竖大拇指表达感激、称赞,有时候是下意识的,也没感觉到“哈比比”们被我的手势激怒,估计是在开罗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埃及人对此早已见怪不怪了吧。

在中国人以及世界上很多人看来,这个表示“OK”的手势,代表着认同、高兴。可是在埃及人的认知里,这个手势却代表着愤怒,它表面的意思是“我向神发誓”,潜在的意思则是“你给我小心点”“我警告你,如果你再……别怪我不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