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劳动节,亦称“五一国际劳动节”或“国际示威游行日”,是全球超过80个国家的公共假日,每年的5月1日庆祝。这一节日是为了纪念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共同权益而设立的。
2、劳动节的含义深远,它代表了劳动者通过坚韧不拔、英勇顽强的斗争,成功争取到应得的权益。这一过程是人类文明和社会民主的重要进步,也是五一劳动节核心价值的体现,因此人们对此节日给予了高度重视。
3、自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2月,中央政府将5月1日定为法定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以庆祝。在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盛装,欢聚在公园、剧院、广场等地,参与各种庆祝活动和文体娱乐,并对贡献突出的劳动者予以表彰。
4、1999年9月18日,经过修订的放假安排将春节、“五一”和国庆节的法定假期与调休相结合,全国放假时间延长至7天,形成了三个“黄金周”的假期安排。
5、2007年12月14日,中国国务院对节假日安排进行了第二次修订。春节放假的起始时间从农历正月初一调整至除夕;“五一”假期从7天缩短至3天,减少了4天;同时,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被新增为法定节假日,各自放假3天。由此,“五一”黄金周成为了历史。自2008年起,“五一”假期变为3天的短暂小长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