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棍球作为奥运会的早期项目之一,其地位经历了波动。在1908年的伦敦奥运会和1920年的安特卫普奥运会上,曲棍球项目得到了举办机会。然而,1912年的斯德哥尔摩奥运会和1924年的巴黎奥运会上,此项目却未被纳入。巴黎奥运会组委会拒绝曲棍球的理由是其缺乏国际组织。这一举动激起了曲棍球爱好者的热情,从而促使国际曲棍球联合会(简称国际曲联)在1924年于巴黎成立。初始会员国包括奥地利、比利时、匈牙利、西班牙、法国、捷克斯洛伐克和瑞士。
国际女子曲棍球联合会(IFWHA)成立于1927年,由澳大利亚、丹麦、英格兰、爱尔兰、苏格兰、南非、美国和威尔士共同发起。经过1982年的合并,这两个组织共同构成了当前的国际曲联。女子曲棍球于1980年首次被列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目前,国际曲联拥有118个会员协会,这些协会分属亚洲、非洲、泛美地区、欧洲和大洋洲的五个大洲联合会。
国际曲联的发展历史展示了曲棍球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与认可。从早期的奥运会参与,到国际组织的成立,以及女子曲棍球的正式加入,这一过程见证了曲棍球运动的壮大与国际化。如今,国际曲联作为全球曲棍球运动的管理机构,不仅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曲棍球运动的发展,还确保了其在全球体育舞台上的稳定地位。
扩展资料
曲棍球是一项古老的运动、目前在国际广为开展的球类运动项目。距近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古代曲棍球的先驱者姓甚名谁,虽已无法考证,但是可以肯定距今三千年前,中国、波斯和印度等亚洲人民的喜爱。根据柏林体育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曲棍球运动》一书中说:距今2697年前,中国的士卒就用棍和球进行过比赛,这是为人所知的。国际曲棍球联合会1924年1月7日成立于巴黎。总部设在布鲁塞尔。 联合会宗旨是组织和监督国际曲棍球运动,并认可国际比赛结果;依据与国际曲棍球委员会达成协议起草比赛规则;决定业余爱好者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