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源于对养老金制度的不满和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
一、养老金不公现象的表现
企退人员抗议养老金不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养老金待遇水平不一,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存在明显差异;二是养老金调整机制不完善,导致部分退休人员养老金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三是养老金发放不及时、不透明,使得退休人员无法及时了解自己的养老金待遇情况。
二、企退人员抗议的原因
企退人员抗议养老金不公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养老金制度设计本身存在不公平因素,如地区差异、行业差异等;其次,养老金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不规范、不透明等问题,导致部分退休人员权益受损;最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金支付压力增大,使得养老金待遇水平难以提高。
三、解决养老金不公问题的途径
解决养老金不公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完善养老金制度设计,确保制度公平、合理、可持续;其次,加强养老金制度执行和监督,确保制度规范、透明、高效;最后,加大养老金投入力度,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
综上所述:
企退人员抗议养老金不公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解决。通过完善养老金制度、加强执行和监督、加大投入力度等措施,可以逐步缓解养老金不公问题,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规定: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十五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