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风险的特点体现在其独特的传递性和互动博弈中。首先,牛鞭效应是供应链中常见现象,源于节点企业间信息的封闭。需求信息的误解在链中逐级放大,尤其是当供应链较长,中间环节多时,效率会显著降低。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时间延迟和决策依赖性,企业倾向于根据邻近需求而非全面信息做决策,导致风险的累积。
传递性是供应链风险的另一个关键特性,风险可以在各个企业间通过生产流程传递,影响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供应链的复杂网络结构,无论是串行还是并行,都使得各节点的工作状态对整体绩效至关重要。每个节点的风险都可能影响供应链的整体风险,通过风险传递算法,可以识别和优化风险瓶颈,例如调整资源分配。
然而,供应链内部的风险并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深层次的是企业间的互动博弈。各成员企业作为独立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信息的不对称和缺乏有效监管导致了竞争和合作的交织。一方面,企业间为了争夺资源,可能会展开博弈;另一方面,信息共享和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又缓和了这种竞争。这种博弈与合作的动态平衡,构成了供应链风险复杂而微妙的特性。
扩展资料
供应链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国外学者对供应链风险的研究是从研究供应风险开始的,Metchell认为,它是由各成员企业中的员工的教育层次、国别等因素的不同及供应市场的特征(如市场结构的稳定性、市场利率的变化等)影响供应上的不足而带来的风险。 Zsidisin et al将供应风险定义为“供应的不及时而导致货物和服务质量的降低”。Philip 0'Keeffe按照风险的一般方法,将供应链风险分为可控制和不可控制的风险,不可控制的风险如恐怖主义行为、严重的劳工停工、自然灾害等,可控制的风险如供应商资格、来源方的产品和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