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目前应该没有盈利。因为铁路运输的效益获得,基本都是通过货运渠道。
客运所赚的钱,不会超过总盈利的百分之二十。另外,就投入成本,按建设铁路的钱也算进去的话,高铁一定是亏损的!
由于连续多年投资建设高铁,负债不断增加,贷款利息(财务费用)增大了成本,暂时难以盈利。但从经济学理论上讲,只要能维持巨大的现金流(营业收入),即使常年没有利润,维持下去是没有问题的。加上铁路关系到国家战略大事,国家会坚定不移地支持铁路系统,所以未来发展依然可期。
扩展资料:
一、为什么中国铁路年年都在亏,却年年都在扩建?
因为铁路是中国大部分人出远门的交通工具,关系到民生,所以即使亏损,也要扩建。
中国的铁路一直是财政在支持修建。不同于航空和公路事业,由企业去运营,铁路是由国家铁路局统筹管理的。从铁路的提案、设计到最后的运营,全部都由铁路部门去管理。因为铁路是大部分人出远门的交通工具,所以必须维持铁路费用的稳定性。这样大家才能负担得起这个费用,才能更好地走南闯北。想要发展地方经济,必须把交通道路修好,有句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这样百姓出门方便了,经济也就发展起来了。
二)高铁为何出现长期亏损的情况?
高铁的建设和运营成本依然是造成其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运营成本主要可以分为三大块:一个是直接的变动成本,包括电费、人工费、维修维护以及一般的物资消耗等费用;一个是车辆、线路的折旧费;然后是财务费用,也就是建高铁时的贷款、借债每年要付的利息,仅这一项就是一个巨大的数目。然而目前我国高铁运营成本较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控制,甚至造成了“浪费”。其一,就算是客运淡季大部分列车照样在运行,设备的维护、职工的工资,这些都是一大笔花费。其二,有关高铁提速的问题也存在争议。
高铁盈利与否与其沿线的人口密度息息相关。长三角区域的高铁普遍盈利能力突出,遵循了“人口红利”的逻辑。相比这些人口密集且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很多通往西部地区的高铁运营情况显得非常窘迫。
其他运输工具的竞争。近年来,随着高铁开通的线路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且比飞机更具价格优势,选择高铁出行已经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共识。但公路、航空业的提升以及高速公路的迅速增长使高铁的竞争力有所下降。有人研究发现,一旦乘坐高铁的时间超过4个小时,无论从时间还是价格上来看,飞机出行仍然是主流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