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LC/HDLC协议帧信息的分段涉及多个关键字段,包括标志字段(F)、地址字段(A)、控制字段(C)、信息字段(Information)和帧校验字段(FC)。标志字段作为帧的开始和结束标志,其特定字符为01111110,用于标识信息传输的边界。接收端通过搜索该字符来实现帧同步,以便正确识别帧的起始和结束。
在标志字段之后,可选地包含地址字段和控制字段。地址字段用于指定通信的目标地址,控制字段则承载着各种命令。在SDLC协议中,地址字段和控制字段的宽度固定为8位;而HDLC协议则允许地址字段长度可变,控制字段宽度为8位或16位。接收方需根据控制字段或地址字段的首字节第一位来判断其长度。
信息字段紧随控制字段之后,是帧中承载实际数据的部分,也可称为数据字段。并非所有帧都包含信息字段,当信息字段为0时,表示帧主要执行控制命令。帧校验字段位于信息字段之后,其作用是确保数据传输的完整性。通过计算CRC(循环冗余校验码),SDLC/HDLC协议能够检测传输错误。生成多项式为CCITT多项式X^16+X^12+X^5+1,除标志字段和自动插入的"0"位外,所有信息都会参与CRC计算。
CRC编码器在发送端加入监督码位,接收端译码器则负责错误检测和纠正。对于在纠错范围内的错误,译码器可以进行纠正或校验,但超出校验和纠错能力范围的错误则无法被检测发现。
综上所述,SDLC/HDLC协议帧信息的分段通过标志字段、地址字段、控制字段、信息字段和帧校验字段实现了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与正确性。
扩展资料
HDLC——面向比特的同步协议:High 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HDLC是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控制协议的典型代表,该协议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字符编码集;数据报文可透明传输,用于实现透明传输的“0比特插入法”易于硬件实现;全双工通信,有较高的数据链路传输效率;所有帧采用CRC检验,对信息帧进行顺序编号,可防止漏收或重份,传输可靠性高;传输控制功能与处理功能分离,具有较大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