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为目标,校本研修工作旨在适应教师终身教育需求,以区教育局校本研修相关工作规定为依据,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育质量,引领教师实现专业发展。
二、研修目标
旨在有效提升教师教育素养与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支持教师有效的专业发展。
三、研修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相关政策法规、道德规范、先进教育理念,激发爱岗敬业精神。
现代教育理论、新课程教学理论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组织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
有效课堂教学研究:针对教学热点、难点,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能力。
教研科研方法学习与实践:促进教师科研能力。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学习实践: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
四、研修形式
专题讲座:聘请专家、教研员作讲座,发挥校内骨干教师示范作用。
主题式研修活动:围绕主题,通过听评课、研讨等,聚焦教学研究。
集中学习与自学:利用政治与业务学习时间,自学教育教学理论。
主动反思:通过反思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五、保障措施
明确工作目标与任务,完善校本研修制度。
整合教学、教研、科研、继教工作,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
丰富校本教研形式,包括专家引领、观摩学习、教学研讨等。
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完善规章制度与监督机制。
执行考勤、考核制度,与评优晋级、职评等挂钩。
六、工作安排
主题式校本研修:每月活动,围绕主题开展听评课、研讨。
专题培训:拟定内容,包括师德教育、专业发展等。
课题研究:指导教师开展相关课题研究。
教师发展规划:制定个人发展规划与“十二五”教师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