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概述了2012年前的八种社会思潮,为理解过去的思想演变提供了视角。
新权威主义主张开明专制,强调经济改革的优先性,但反对自发演化在后发现代化国家中的理论。在转型过程中,现代化要求的因素减少阵痛,不具有现代化因素则痛苦加剧。后发现代化的悖论是,外力虽然试图推进,但能否承担这一任务是疑问。
老左派观点中,反对贫富差距的加剧和小资产阶级的激增,认为现代化过程需要政治配套。他们支持马克思的观点,认为小资产阶级是希特勒阶级基础,强调现代化匹配的重要性。但反对盲目追求民主,认为法治和自由是民主不可或缺的元素。
新左派抛弃苏联机制,强调反对全球化和批判资本主义。他们结合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西方文化的趋同性,并与生态、女权、和平运动结合。新左派与老左派在一定程度上合流,对改革开放持正面评价,反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民主政治的立场也存在分歧。新左派反对群体路线,对启蒙理性进行批判,但其观点未达到马克思水平,忽视了现代性的积极作用与必要性。
新左派与国家主义的结合也引发关注,小资产阶级的激增可能导致社会问题,德国和日本的经历提供警示。新左派批判资本主义的同时,与全球化利益集团深度捆绑,陷入自我异化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