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出猜想】氢氧化钠易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该固体有三种可能:①没有变质,是氢氧化钠,②部分变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③完全变质,是碳酸钠;所以猜想3为固体完全变质;
【设计方案】方案一、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不能证明固体没有变质,因为若样品变质,加入的少量稀盐酸先与NaOH反应,无明显现象;若样品完全变质,加入的几滴稀盐酸与Na2CO3反应,产生NaHCO3,也无明显现象,所以方案一不合理;
方案二、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足量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样品中一定有碳酸钠,样品变质,碳酸钠溶液为碱性,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取上层清液放入另一只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不能证明溶液中有氢氧化钠,所以方案二不合理;
【实验探究】
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足量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样品中一定有碳酸钠,取上层清液放入另一只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证明样品中有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猜想2正确;
若猜想3正确该实验现象是: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CaCl2后产生白色沉淀;取上层清液放入另一只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后不变色;
【继续探究】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碳酸钠的质量 |
样品质量 |
要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需要知道固体样品质量和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碳酸钠质量不易测出,可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前后的质量,求出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进而求出碳酸钠质量;
【实验反思】根据所得数据进行计算发现结果比实际偏小,原因可能是:A、B容器内还有剩余的CO2没有完全被氢氧化钠吸收,致使求出的碳酸钠质量分数偏小.
故答案为:
【作出猜想】固体完全变质;
【设计方案】
方案一:若样品变质,加入的少量稀盐酸先与NaOH反应,无明显现象;若样品完全变质,加入的几滴稀盐酸与Na2CO3反应,产生NaHCO3,也无明显现象;
方案二:碳酸钠与石灰水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钠也能使滤液中的酚酞变红;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CaCl2溶液 | ||
溶液由无色变为变红色 |
【继续探究】ad;
A、B容器内还有剩余的CO2没有完全被氢氧化钠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