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路中,当R1与R3并联后,电路的总电阻会减小。这意味着,根据欧姆定律(V=IR),电流会增大。电流增大后,R2两端的电压也会相应增加,因为电压U由电流I与电阻R决定,公式为U=IR。总电压不变的情况下,这意味着R2上所分担的电压变大了。
那么,R1与R2并联后的电压为什么会变小呢?答案在于电路中电压的分配原则。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相等,即通过各支路的电压是相同的。因此,总电压不变的情况下,R2上增加的电压会导致R1与R2并联部分的电压变小。这个变化可以通过总电压减去R2上的电压来理解,即总电压减去R2分担的电压,得到的就是R1与R2并联后的电压。由于R2上的电压增加,这部分从总电压中扣除,自然导致了R1与R2并联部分的电压变小。
这种现象直观地解释了并联电阻对支路电压的影响。通过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以及并联电路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并联一个电阻后,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电流增大,从而导致其他支路上的电压相应改变。因此,R1与R2并联后的电压变小,是电路中电压分配规律的直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