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华的中华字源

admin

“华”字是个常用字,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用来表示“华丽”、“中华民族”等义,也可以用作姓,读为“huà”。其实这些都是“华”字的引申义,它的本义应该是“花儿”的花。

从上列金文形体来看,它的上半部分就像花儿的形状,下半部分是表示“花蒂”或“花茎”。小篆的形体是沿袭了金文形体而来的,上面是“花”形,下面是“花蒂”或“花茎”。楷书的繁体“华”字发生了讹变,由原来的象形字变成了上加“艹”头的形声字,而且形体变得复杂多了。“华”是现在通行的简化字。

《说文解字》里说:“华,荣也。”“荣”就是草的“花”,《尔雅·释草》里说:“木谓之华,草谓之荣。”就是说树木开花叫做“华”,草开花叫做“荣”。《说文》的意思是说“华”的本义就是指“花”。用作动词时泛指“开花”。如《淮南子·道原》里说:“草木荣华,鸟兽卵胎。”意思是说草木开花的时候,鸟兽就开始产卵生子了。又如《礼记·月令》里说“(季春之月)桐始华”,就是说春天季节梧桐树才开ㄤ花。因为花有各种颜色,所以黑白相间的头发亦称“华发”,如辛弃疾《独宿博山王氏庵》词中说:“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大意是说平生奔波于塞北江南,回归故乡时已经苍颜花发。因为花儿很美丽,所以“华”字又引申出“华丽”义来,由“华丽”又引申出“显贵”义来,如“荣华富贵”。魏晋以后才出现了“花”字,“花”、“华”二字的含义才开始分工,“花”表示“花朵”义和具体的比喻义,读为“huā”;而“华”则多用来表示抽象的引申义,如光彩、光辉等,读为“huá”。又“华”指华夏民族,是汉民族的古称,《左传·定公十年》里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孔颖达注云:“中国有礼仪之大,古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后来“华夏”就成了汉民族的代名词,再后来就引申指“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