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御书房,皇帝的读书之地,其名称源自乾隆皇帝的“御书房鉴藏宝”玺印。乾隆皇帝曾在文渊阁亲笔题写“汇流澄鉴”四字匾额,寓意汇聚智慧之源,洞察古今之理。
2. 御书房,英文名为"yushufang",是乾隆皇帝的书房之一,其中倦勤斋被誉为乾隆最豪华的书房。倦勤斋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东北部的宁寿宫花园北端,共有九间房屋,东西排列,是宁寿宫建筑群的一部分。倦勤斋内部空间陈设书格、多宝格、炕案等多种家具。
3. 乾隆皇帝与倦勤斋有着深厚的情感。他在符望阁内题诗中写道“耆期致倦勤,颐养谢喧尘”,表达了自己退位后的期望。倦勤斋的名字便来源于此诗,它成为了太上皇的憩息之所。
4. 倦勤斋的历史悠久,自乾隆皇帝之后,嘉庆、道光、光绪等皇帝也有在此活动的遗迹,并将其作为书房使用。尽管历经数代,倦勤斋的内装修和布局基本保持了乾隆时期的原貌,只是根据皇帝的个人习惯做了一些小的调整。
5. 倦勤斋内部陈设十分丰富。根据清代的记录,倦勤斋楼上楼下共有13张宝座,每张床上都铺设黄炕谨租毡垫、红花炕毯、床褥等,还放置了唾盂、容镜、如意、顺刀等用品。床垫两侧放置炕几、柜格,上面摆放着各种材质的珍玩文具。
6. 倦勤斋的家具种类繁多,包括书格、多宝格、炕案、炕几、香几、长条桌、半圆桌、月牙桌、琴桌、椅子、绣墩等,形式多样,风格精致。由于空间狭小曲折,这些家具多为小巧的黑漆描金或漆地嵌螺钿等精细品类。
7. 墙壁上除了挂有绢、纸帖落的画作,还挂有御笔字、山水、花鸟等插、挂屏,质地多为紫檀、雕漆、珐琅框线,内用玉石、宝石、珐琅、象牙、点翠等材料镶嵌,显得华丽而典雅。
8. 乾隆皇帝曾为倦勤斋题写多首诗句,其中“当春莲带水;坐久蕙烟微”和“动趣都涵澹;静机常觉宁”等诗句,表达了他在此修身养性的愿望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