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学会13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
2. 通过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温和、暴躁”等词语的含义。
3. 学习课文,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变化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激发疑问
1. 课题引入:今天我们将学习课文《我是什么》(板书课题)。全班同学齐读课题。
2. 激发疑问:你们对“我”是什么感到好奇吗?“我”究竟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探索答案。
(二)自主阅读,整体理解
1. 自主阅读: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尽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不认识的生字可以做记号,选择合适的方法学习。
2. 检查阅读:
a. 生字认读:小组内用生字卡片进行“找字游戏”,巩固生字学习。
b. 课文理解:各小组派代表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他成员补充。
(三)合作学习,深入理解
1. 再次阅读: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标记出表明“我”是水的句子。
2. 合作学习:
a. 小组内交流讨论标记的句子,分享自己的理解。
b.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引导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水的形态变化、不同状态和与人类的关系。
(四)识字写字,学习方法
1. 生字学习:通过游戏等形式检查字音掌握情况,并在轮读中强调生字词语。
2. 写字练习:认读并练习书写学会的生字,特别是形近字,引导学生用合适的方法记忆字形。
(五)自我检测,巩固学习
1. 检测卡:
a. 读课文: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b. 认字:识别并学习不认识的生字。
c. 收获分享:讨论课文学习的收获。
d. 知识交流:分享关于水的知识。
(六)拓展活动,实践感悟
1. 讨论交流:探讨人们如何让水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交流自己的感受。
2. 小调查:调查周围水资源和环境状况,讨论如何保护水资源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