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admin

一、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意义

1.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语文素养的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标准》

提出要全面提高

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组成是多方面,其中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就

是很重要的一条。因此,

语文学习习惯是语文素养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发展、

教师教学的重要方面。

2.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学生如能养成边读书边查字

典的习惯,遇到不懂的字词,就会即使主动地查阅字典或参考书,并不认为是什

么麻烦、负担,反而觉得是一种需要;查阅过后理解了该词,还会有满足、愉快

的感觉。因此,像主动预习复习,爱动脑筋,大胆质疑,仔细检查等好习惯一旦

形成,就会促使学生自觉学习,久而久之,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3.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形成语文学习能力的关键。习惯本身并不是知识,不

是能力,它是获得知识,使之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桥梁,使人终身受益。比如,让

学生习惯在特定时间集中注意力,往往能够形成很强的记忆能力;而养成勇于发

言的习惯,对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也大有益处。

4.

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做到教学相长。教师

在教学中,必须把如何形成良好的语文习惯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如果不重视

2

良好习惯的培养,花得精力再大,往往都是事倍功半。比如在写字能力的训练和

培养方面,如果不重视学生的坐姿习惯、握笔习惯、笔顺习惯等等的培养,那么

写字教学就很难取得成效。

二、小学生语文学习不良习惯现状与分析

1

、书写习惯不良

.2

、没有使用工具书,主动识字的习惯。

3

、语言表达习惯

不好。

4

没有广泛阅读的习惯。

不少学生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

,

不会读书和学习,

更谈不上什么广泛阅读了。

5

、上课听讲上课精力不集中、说话、做小动作。

6

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7

、没有预习、复习的习惯。

8

、作业不独立、及时完

.

对以上小学生语文学习不良习惯现状的产生,我分析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原

因:

1

、教师方面:

教师没有意识到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平时很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缺乏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应该对学生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样学生才知道如何去做;没有采取有效

的方法及时矫正学生出现的不良学习习惯,比如有的学生上课不听讲,有的教师

会提醒学生听讲,但光这样做是不行的,还应该寻找学生不听讲的原因,针对不

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教师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教学方法有待改进。根据

平时的观察,教师讲课枯燥、不生动,教学形式单调,缺乏新意,都会导致学生

上课不听讲;教师提问的艺术性不够,如问题过于简单或难度太大,教师的评价

缺乏激情,或不中肯等,都会让孩子失去主动发言的兴趣。

2

、学生方面:

学生对预习的方法、重要性等缺乏了解,预习的时候不知从何下手;有的学

生根本不把预习当一回事,即使老师布置了他也不会去做;自觉性不强,好习惯

的养成之初需要意志力的控制,而小学生的意志一般都是比较脆弱的;学习兴趣

不高,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