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李白《行路难》的作品分析

admin

这是李白所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描写在天宝三载(744)李白离开长安时的复杂心境。诗的前四句描绘了朋友设下盛宴为其饯行的情景,通过"嗜酒见天真"的李白与美酒佳肴的对比,形象地展示了他内心的苦闷和抑郁。

接着,李白通过“冰塞川”、“雪满山”的象征手法,表达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他用这四个字,既形象地描绘了现实的困难,也暗喻了自己政治生涯的曲折。同时,诗人通过联想历史人物吕尚和伊尹的遭遇,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人在这里再次感受到了前路的崎岖和歧途的众多,但他的意志并未消沉,反而以“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句,表达了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这首诗以强烈的感情波动,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复杂心理,同时也体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

全诗十四句,八十二个字,短篇的篇幅中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诗人通过不断地起伏和变化,揭示了自己内心的激烈冲突,既展现了黑暗政治现实的阻遏,也表达了对理想追求的坚持。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李诗的思想境界比鲍照的《拟行路难》更为深远,同时也展现出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