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语文课,我安排了孩子们朗读课文《雨点儿》。为了丰富教学手段,我特意准备了《雨点儿》的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以读代讲的方式,注重指导朗读,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己感悟。这节课,孩子们的表现令人惊喜。
首先,我让孩子们通读全文。在读完第一小节:“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之后,我并未立即解释,而是让孩子们开火车读,以此激励他们提高朗读水平。待学生逐个读出后,我询问他们对“数不清”、“飘落”的理解。孩子们的解释十分贴切,有的认为“数不清”意指雨点儿数量众多,有的用动作表示“飘落”,形象描绘出雨点轻盈下落的情景。
接着,我引导孩子们自由阅读课文的第2、3、4小节。要求他们在阅读时划出描述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对话的句子,之后再次阅读并校对,同桌间互读,互相提醒对方注意发音与语句流畅度。在自由找伙伴朗读对话内容时,孩子们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与创造力,不仅读得声情并茂,还融入了手势和表情,将对话内容演绎得生动有趣。多对伙伴争先上台表演,甚至有些孩子读了还想再读,我几乎无法阻止他们继续。
通过这节课,我深切感受到以读代讲、注重朗读指导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孩子们在阅读中主动探索、表达,展现出了非凡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样的教学体验,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有着宝贵的启示。我将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孩子们创造更加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