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3章第三节的首课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等腰三角形定义和轴对称,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为本节学习打下了基础。本节知识为后续四边形、多边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了解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推理过程
3、灵活运用等腰三角形性质解决数学问题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结合八年级学生特点,本节课重点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性质:“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难点在于等腰三角形性质推理过程与灵活应用。
四、说教法与学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与动手操作法。学生采用自主探究与合作讨论法。
五、说教学流程
教学分为五个环节:
1、复习导入
教师引导画等腰三角形,复习等腰三角形概念,促进学生回忆与操作。
2、探究新知
通过剪纸与对折,学生自主发现等腰三角形性质,提升动手能力,直观了解性质。
3、理解与运用
设计证明题,让学生自主探索,互相学习,强化等腰三角形性质。
4、强化巩固
设置角度问题,由易到难,深化知识理解,培养探究能力。
5、小结
通过提问,帮助学生系统化知识,提高总结概括能力。
本节课采用直观导入与实践教学,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成功完成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