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明确路程与位移的物理意义
路程的物理意义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位移的物理意义是:物体的位置变化,它的大小等于物体运动的起始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的长度;
因而,在这道题中,你会发现,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方向在发生变化,刚开始向初始速度正方向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到第3秒速度变为0,然后向反方向运动:所以物体在6S内做往返直线运动。
刚刚说了,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因而它不管你往还是返,总之你运动了多少轨迹长度,就是多少路程。也就是说,无论物体运动速度的方向是否变化,随着时间的增大,它的路程永远在增加,尽管图上表示速度为负,但由于它增加,所以计算时按正计算:所以说前3秒或前6秒的路程等于图线与横轴包围的面积的绝对值之和,也就是横轴上部分的面积+横轴下部分的面积
=1/2(1+3)×3+1/2×(6-3)×3=10.5
而位移就不相同了,跟速度一样,它是个矢量,计算时要考虑运动方向,所以0-3S的时候方向为正,0-3S位移=1/2(1+3)×3=6;而3-6S,它的方向变了,和初速度方向相反,所以位移为负,按照图线计算,3-6S位移=1/2×(6-3)×(-3)=-4.5 所以总位移=6-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