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学生如何迈过物理学习的门槛
第一步:跟准教材,养成预习习惯
黄劲松指出,学生应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对后续学习至关重要。物理教材通过分析现象来推导结论,仔细阅读后,能浅显理解物理知识,提高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教材阅读包括课前、课堂和课后,课前阅读需结合问题思考,了解新课内容,标记重点和难点。课堂阅读时,要边读边记,强调关键点。课后阅读则需结合笔记复习,系统化整理知识。
第二步:注重理解物理概念
物理学习需掌握技能,包括用物理语言表述和规范书写公式、解题格式,以及实验操作能力。灵活运用规律,正确使用物理语言,能有效记忆概念和规律,无需死记硬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关键,需要由“机械记忆”转为“意义记忆”直至“逻辑记忆”。
第三步:善于提问,反向思考
对结论提出疑问,反向思考,有助于理解前提条件,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物理现象、规律的异同,通过列表比较加深理解,培养科学思维。
第四步:勤于实验,掌握操作技巧
实验是物理学习的基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分析能力,提高实验技能。实验操作需多次实践,手脑并用,照章操作,提问自己,提高实验技能。
专家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预习能知道学习内容,明确已知和需听讲的部分。听课时应有目标、有重点。独立完成作业,不单纯指不抄作业,还需自己思考解决问题。
好的学习方法需适合学科和使用者。物理实验要求观察现象,有目标分析得出结论。学习方法因人而异,需要在学习中探索,基本原则是观察、整理知识、定期总结。
把握学习入门的黄金时间,掌握良好方法,坚持下去,你会发现物理学习的门槛已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