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为善
在当今的社会里,人与人相处是一件相当难的事情,可能现在的社会太残酷,俗话说:
“适者生存”
。
就这样使人们的心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
为了自己的利益,
为了自己的生存,
而去损害甚至伤害他人甚至是最要好的朋友是不少见的。
《史记》上记载着,孙膑与庞涓一事,他们可以说是同窗好友,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
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庞涓却怕孙膑的能力比自己强,超过自己而断孙膑之两足。而
反之,不久,
“孙膑设伏,死庞涓于树下。
”这便是庞涓嫉贤妒能之结果,最终庞涓以害人始
而后以害己终。
我认为人与人之间,
朋友与朋友之间应与人为善。
不应像庞涓那样嫉贤妒能,
尔虞我诈,那样的结果必将是彼此受伤,将友谊划上了句点,让生命划上了终点。
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要友好、友爱,与人为善。
记得在某杂志上,我曾看到这样一段“与人为善益的健康”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之所
以在优越的环境里不能保持身心健康,
与忽视了道德对健康的重要性有关,
他们在追逐物质
文明的同时,放弃了对道德标准的恪守。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使之心理受到压力甚至逐步
加重,健康状况日趋不良,出现未老先衰,甚至会患上一些怪病绝症。可见,人们要想提高
自身的健康水平,也需要重视道德品行的修养,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以善为本有益身心。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曾提倡以“善"为特征的道德修养。
"
先养性者,所以习以成性,性自
为善
"
,他强调说:
"
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不愁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生之大经也
"
,
他主张
"
养生必先养德
"
。
经常做好事的人心无挂碍,
故无恐惧,
良心安宁,
泰然自若,
他们或热情豪爽乐于助人,
或倾心于公益事业,
无求报答。
他们在善待别人的同时也善待了自己,
这不仅能使自心俱安,
精神愉快,而且还能体现自身价值,使自己的精神和心理获得很大满足。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与人为善有益身心。
既然与人为善对人有这样多的益处,
我们何不这样做呢?给人快乐的人,
自己也就能够
快乐!给人施加痛苦的人,自己也会痛苦。
泰乐公司职员中张玲和王燕是最要好的朋友,
而在工作张玲与王燕相差甚远,
她心里很
不是滋味。
正巧王燕和孟经理不和。
因此王燕一直在搜集一些孟经理偷税的账目,
张玲明着
帮王燕搜集。
暗地里去向孟经理报告,
因为孟经理曾夸下海口说将要提拔张玲当副经理。
当
王燕把所以的账目都搜集好后,
因有其它事务缠身,
相信张玲的她把这张存满账目的软盘交
给了张玲,让她一定要保管好,而张玲却直接交给了孟经理。孟经理第二天把王燕辞掉了,
王燕离开公司之前还告诉她的
“好朋友”
张玲小心孟经理的狡猾。
张玲却心喜地等待孟经理
公布她的升职,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孟经理毅然地把她也辞了。
当张玲想问清为何的时候,
孟
经理开口告诉她:
“连朋友都能出卖的人,我怎么能留在身边呢?可能有一天我也会像她那
样
.
”张玲蓦然,不但害的朋友失去了职业,自己也落了如些下场,她后悔莫及。自己也重
新踏上寻找工作的旅途。许久之后,孟经理因偷税被捕。
这件事情中的张玲是那种嫉妒心强的女人,
出卖了朋友之间所俱备的坦诚,
这是一种极
为恶劣的问题。
最终的结果不但害得朋友王燕离开工作岗位,
自己也因其所做的狡猾、
奸诈、
忘恩负义、嫉贤妒能的行为所害,留下了骂名离开了公司。以害人始,而终以害己终。
与人为善,善之乐也!以人为恶,恶之痛也!何不善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