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伦理学并非严谨的理论体系,其框架粗糙,大量采用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观点多为陈词滥调。在西方主流伦理学理论前,文学伦理学显得明显落后,缺乏理论意义。
尽管如此,文学伦理学在外国文学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原因是与学术圈内的利益链紧密相关。学术界的某些期刊,如"外国文学研究",虽然文章质量参差不齐,但因其主编与聂教授的个人关系,成为国内唯一的A&HCI期刊,被许多学校评价为高水平期刊。发在这些期刊上的文章,常常生硬地引用文学伦理学,以此向聂教授表达敬意。
随着聂教授不再担任主编,他创办了"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f Literature"(ISL)作为会刊,并使其成为A&HCI收录期刊。ISL的文章质量令人担忧,而且期刊只接受会会员投稿,极其不公平和不开放,成为利益运作的产物。在ISL中,大量文章生硬引用文学伦理学,以表达对聂教授的"致敬",这种学术界的拜山头、裙带关系,使文学伦理学这种看似理论,实际上不过是学术圈内利益运作的产物,大行其道。
文学伦理学的存在,对真正的高水平文学研究造成了恶劣影响。学术伦理被忽视,真正有才华的青年学者发表高质量文章困难重重,而那些缺乏社会关系、只会套用理论的老资格学者却轻易在高评价刊物上发表文章。学术界的利益链和不公正现象,使得"文学伦理学"理论大肆盛行,"仁义道德"的表面背后,隐藏着不道德的学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