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2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人与社会”栏目对一位非凡的艺术家——邬良英进行了专题报道,她被誉为“凡高奶奶”和“最草根的雕塑家”。尽管面对阅读难题,如一本《雕塑原理》中不认识的字,她甚至懒得翻阅,但她坚持在作品上留下题记,尽管错字连篇,如将“胡兰”中的“胡”写成“湖”,“尽忠报国”的“忠”写成“终”。面对后现代艺术展览的概念,邬良英坦诚自己是后来才学习雕塑,起步较慢。
川美教授张强曾对邬良英作品中细腻的肌理感到疑惑,最终发现她使用了塑料薄膜的纹理来营造真实感。刘景活这位雕塑专家感叹,邬良英仅凭简单和勤奋,解决了许多理论难题,她的作品充满了纯朴与真挚,这是当代艺术中罕见的品质。邬良英表示,未来她将继续雕塑,只要脑和心都保持活力,就会持续创作。
邬良英从平凡的老村妇成为雕塑艺术家的转变,源于她的独特个性和决心。她敢于挑战常规,对艺术有无尽的热情,不畏年龄、贫穷、他人的嘲笑,甚至忽视雕塑基础,只因内心喜欢,便勇往直前。她的成功并非仅依赖天赋,而是敢于行动、坚持到底的精神。这使得她在众多有天赋的人中脱颖而出,成为超凡的存在。
总的来说,成功往往源于敢于想象、勇于实践。只有敢于发奇想,不畏疑虑,全力以赴,才能突破平凡,成为超凡。而邬良英正是这样一位实践者,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唯有超凡的行动力,才能从凡人变为超凡。
扩展资料
邬良英,仅读过小学,花甲之年萌生艺术理想,自学绘画和雕塑,借助300元的切割机与27元一袋的水泥,创作出一系列雕塑作品,2010年2月14日,邬良英在北碚静观“美丽乡村嘉年华”举办个展,展出近百幅画作、70多个雕塑。令专业的艺术家震惊,并高呼这才是“后现代”,央视节目称她是梵高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