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戏曲是一种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其根源可追溯至古代。它将诗、乐、舞等元素纳入一个统一体中,这些元素在保持共性的同时展现出各自的特色。舞台艺术不仅包括文学、音乐、舞蹈,还涵盖了舞台设计、服装和化妆等。所有这些元素均服务于讲述故事这一核心目的,并在美观性上达到统一。
2. 中国戏曲的特点可以简洁地用“以歌舞演故事”来概括,正如清末学者王国维所言。与话剧相似,戏曲同样通过演员扮演角色,并通过对话和动作来展现故事情节。不同的是,戏曲使用音乐化的语言和舞蹈化的动作来表现现实生活,即所谓的“唱、念、做、打”。
3. 戏曲在表现生活时采用了一种“离形取意”的手法,类似于中国画的写意风格,用简约的笔触捕捉生活中的美好。因此,观众可以看到舞台上关羽的红脸和曹操的白脸;有悲伤时的长歌和优雅的舞蹈;以及无需实际植物和波涛就能呈现的春色和江河。
4. 尽管戏曲是一种舞台艺术,面临着有限舞台与广阔生活之间的矛盾,但它并未像话剧那样遵循“三一律”原则来简化生活以便于表现。相反,戏曲利用虚拟手法创造灵活的时空,并通过演员生动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与理解,在有限的空间中描绘出无限的世界。因此,戏曲能够在明亮的环境中创造出夜晚的幻觉,在空旷的舞台上模拟骑马和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