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人不能吃狗肉、雁(鹊)肉、鹰肉、马肉。
1、狗肉 对于何以忌食狗肉,至今尚无定论,较为熟知的传说是义犬救罕王。
2、雁(鹊)肉 满人崇鸟,三圣女沐浴,神鹊衔来朱果,三圣女食而有孕生布库里雍顺。鹊被称为满人祖先。因此满人不吃雁、鹊、鸽肉。
3、鹰肉 鹰被认为是恩杜里(满语“神”的意思)的使者,天地间的光与火都是海东青奉恩杜里的旨意取自太阳。
4、马肉 马是满族及先民征战与生产的伙伴,同时也是财富的象征。
扩展资料:
满族曾信仰萨满教。“萨满”是通古斯语,意为“疯狂的人”。汉译为巫师。满族的萨满教兼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偶像崇拜四重含意,故崇拜的神祗既多又杂。祭记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有宫廷与民间之别,富者与贫者之别及地区之别、家族之别。
清王朝初期,皇宫里的萨满多由熟悉爱新觉罗氏族方言而又聪明伶俐的女人担任,称萨满太太,专管皇帝举行各种神典,口诵满语祭神,与民间为人治病的萨满不同。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在东北的宁古塔和爱辉等地,满族仍然保有萨满教。
民间萨满分两种,一种是跳神的萨满,为人治病、问卜、求神驱鬼,另一种是管理祭祀的家萨满,负责祭祀祖先神。过去满族的农民“信巫不信医”,有病先请萨满跳神,无效才请医生诊治。
萨满祈祷跳神时,头戴尖帽,缀五色纸条,下垂蔽面,外悬小镜,身穿长布裙,腰系铜铃,击鼓而舞,口中念念有词。而家萨满在各姓氏中都有一名。在祭祀祖先时跳神唱满语神歌,歌颂一年的丰收,或赞颂祖先的功德。
满族的正屋西墙上,皆置一尺八寸宽、一尺半长的“祖宗板”,满语叫“倭车库”。祭时放着神刀(哈马刀)和箭,表示是祖先使用过的东西。在神板旁吊着黄色布袋叫“妈妈口袋”,也叫“子孙娘娘”,其中放着三、四丈丝绳叫“子孙绳”、“长命绳”。祭祖之前,先将祖宗匣接到西炕,摆三张桌供黄米饽饽。
然后家中长者把匣打开,全家按辈分排序叩三个响头后,分别到南北炕或外屋跪下。这时萨满开始上装,穿上裙子,系上腰铃,戴上神帽,手持鼓,在祖先前祈祷,并开始跳神。跳时先转三圈,向后退三步,边念祝词,边走舞步,一般要跳三昼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满族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