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方法论意义

admin

真理的客观性: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由于都会受到人类实践水平、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这是真理在广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也是哲学名词,它指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科学则是由实践检验且无限趋近于真理的方法。

扩展资料:

真理是某一时空的同一个客观的世界在跨越时空的不同的主观的世界的同一认识,在客观条件满足的情况下表现为反复出现与必然出现。实践的过程是把主观世界与某一时空的客观世界接轨的过程。

①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因为真理属于认识范畴。不能把真理等同于客观实在。

②真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客观性乃是真理的根本属性。因为:第一,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 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唯物主义主张真理是客观的,世界上不存在着任何主观真理。唯心主义则主张真理是主观的。主观唯心主义把真理看做是纯粹主观自生的东西, 客观唯心主义把真理看成是人的意识和“客观精神”的一致。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真理问题上的对立,取决于双方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对立。唯物主义从“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出发,必然坚持真理是客观的;唯心主义从“意识第一性, 物质第二性”出发,必然坚持真理是主观的。

真理的确是有用的,因为真理具有价值性, 它能够满足人的需求。但是,价值性并不是真理的根本属性, 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为基础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