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确实呈现出一定周期性,每8-10年经历一轮波动。这一周期并非绝对,而是反映了经济、金融市场的复杂动态。201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成因主要源自贸易战的超预期影响。
贸易战导致长期资金的抽离,打破了经济形态的规律性,特别是锯齿形2896的极限位置被突破。贸易战不仅推高了美国人的消费成本,还抑制了股市与消费的相互促进效应。更为严重的是,贸易战破坏了全球供应链的平衡,使得美国企业出口面临巨大困难。
2018年全球股市达到峰值后,金融与实体经济经历了一场深度洗牌。与2008年金融危机不同,2018年的危机源自央行货币扩张政策,导致全球产业链失衡。这不仅引发了股市和房市的下跌,还导致了美、日、欧股市和楼市下跌30%以上。
当前,全球金融市场面临巨大风险。美股已经强势了九年,但大盘股的纽交所正面临做头风险,难以创新高。2000年道琼斯指数经历3年横盘后快速反弹,这与纳斯达克泡沫主要集中在科技股有关。纳斯达克在2000年后复苏,得益于股票构成的变化,如今已成为仅次于纽交所的重要市场。
此次金融危机与产业危机共同作用,对美国经济构成了沉重打击。美国政府面临政策选择的困境,转向财政政策以拯救实体产业,这将导致股市失去提振作用。金融危机加上产业危机的叠加效应,使得全球经济陷入长时间的低迷,全球产业链的修复过程将面临企业投资周期长的挑战。
全球经济已经历了20年的货币宽松,未来可能需要紧缩政策以应对经济新常态。黄金、大宗商品价格有望在货币紧缩的背景下上涨,而持续了20年的股市与房市则可能经历10年以上的回调。